事实与理论——北语章黄所语言学论坛 The BLCU-ZHAT Forum o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Facts and Theories

发布日期: 2023-04-07 浏览次数:
题目:语言理论构建的普遍性法则:(一)从两个为什么开始
主讲人:李亚非 教授
时间:2023-04-12 20:00 至 2023-04-12 21:30
地点:腾讯会议:137198090 会议密码:230412
主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
讲座内容: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和国内的年轻学者讨论语言学理论构建?为什么要做理论?最终答案是希望中国语言学的年轻一代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对句法理论的构建。如果把破解语言底层机制的奥秘比作一只鹿,那么语言学的现状就是“中原逐鹿”,中国语言学者没有理由不参与其中并最终与国际同行“共分其肉”(唐李善)。

演讲人在三十余年的句法研究和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认识:中西方的文化环境以及背后的哲学根基各有侧重,从而影响到研究者群体的思维习惯,而不同的思维习惯在研究工作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和劣势既大相径庭又可以各得其所,取决于应用的方式和时间节点。如果语言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构建语言学理论方面培养成功的逐鹿者,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就变得极其重要和迫切。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深刻认识无一不依靠建立正确的理论。构建正确理论的前提是了解理论所必备的要素,即普遍性、可证性与因果律。每个要素在理论构建中的体现方式将通过具体案例加以说明。理论的正确性说起来简单:涵盖且仅涵盖所有相关事实。但是因为人类在任何一刻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正确的理论是终极目标,而研究者每时每刻在盲人摸象,并因此产生种种困惑或者误入歧途。对理论要素的深入了解加上对思维法则的合理运用,乃是解惑纠偏的至重之法。

 

 

主讲人简介:

李亚非,1982年和1985年从山东大学英语系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1990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康奈尔大学工作,后于威斯康森大学麦迪逊分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兴趣是句法学及词法句法界面,近年来开始关心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文章发表于《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语言科学》《中国语文》等国内期刊以及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Language, Language & Linguistics, Linguistic Inquiry,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 Syntax, The Linguistic Review等国际期刊。著作包括X0: A theory of the morphology-syntax interface2005,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The syntax of Chinese2009,剑桥大学出版社,三人合著),Universal Grammar and iconicity2022,剑桥大学出版社),Theorizing about syntax: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motivated reasoning(预计2025,剑桥大学出版社)。

主持人:冯胜利 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

对谈人:徐杰  教授 澳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