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麟,女,48岁,山东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研究方向:
对外汉语语法研究。
教育背景:
1990年-1994年,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4年-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8年-2011年,北京语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2020年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2020年-至今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
开设课程:
语言进修生课程:初级汉语综合、初级汉语口语、初级汉语听力、汉语综合入门、汉语口语入门、汉语听力入门。
汉教硕士课程:汉语语法概说。
汉教本科课程: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
学术成果:
(一)主要论文:
1.意外:起始义“V上”的语用意义,《汉语学习》2018年第4期。
2.事实的申明:体标记“在”的语用意义,《世界汉语教学》201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
3.“真是的”负面评价功能探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
4.复合共现趋向结构功能初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
5.简单共现趋向结构与远距离认知位移事件,《汉语学习》2013年第4期。
6.对外汉语教材语法教学示例的基本原则——以趋向结构为例,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二)著作:
1.《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法功能探索》,世界图书出版社,2019年。
2.《现代汉语趋向结构系统的功能研究——基于事件语义学的考察》,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
3.《图解汉语语法难点学习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副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年。
5.《国际汉语教学-语法教学方法与技巧》(参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年。
6.《对外汉语本体教学概论》(参编),商务印书馆,2013年。
(三)主编教材:
《实用中国语会话》,韩国BRAIN HOUSE出版社,2003年。
研究项目:
1.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现代汉语趋向结构系统功能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15.8-2018.6,已结项。
2.现代汉语体标记的语用意义研究,校级一般项目,2015-2016,已结项。
荣誉奖项:
2015年获北京语言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