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宁,1981年生,女,文学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语委科研中心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研究领域
汉语方言学、地理语言学,近年来主要从事语言资源研究。
教育背景
2006-2009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博士(师从曹志耘教授)
工作经历
2009.7-今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
学术成果
著作
1.《汉语方言声调分化研究》,语文出版社2016年1月。
2.《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澳门》,商务印书馆2017年12月。
3.《汉语方言解释地图续集》,岩田礼主编,[日本]好文出版2012年。(合著)
4.《中国方言文化典藏调查手册》,商务印书馆2015年7月。(副主编,作者)
5.《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商务印书馆2015年7月。(合著)
6.《汉语方言地图集》,商务印书馆2008年。(合著,负责61幅地图分类编写)
7.《中国语言文化典藏》20卷,商务印书馆2017年出版。(副主编)
8.《輶轩使者:语言学家的田野故事》,商务印书馆2020年5月出版。(主编)
论文
1.粤语中的元音分调,《中国语文》,2011年第1期。
2.汉语方言平去声的全次浊分调现象,《中国语文》2014年第6期。(第二作者)
3.独龙语巴坡方言的声调,《民族语文》2015年第1期。
4.江西南丰方言的声调分化现象,《方言》2010年第1期。
5.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策略与方法,《语言文字应用》,2015年第4期。
6.语言资源保护与影视典藏,《语言文字应用》,2017年第2期。
7.中国语保国际化的路径和经验,《语言文字应用》,2019年第4期。
8.汉语方言中的韵母分调,《语言科学》2009年第5期。(第二作者)
9.汉语方言上声的全次浊分调现象,《语言科学》,2012年第1期。
10.从“高着”到“高招”,《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
11.“麻将”的词源和传播,《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期。
12.赣语中的次清浊化与气流分调,《语言研究》2010年第3期。
13.汉语方言中的“平分阴阳”及其地理分布,《语文研究》,2012年第1期。
14.汉语方言古入声的韵尾分调,《汉语学报》,2016年第1期。
15.汉语方言入声的全次浊分调现象,《语言学论丛》第51辑,2015年出版。
16.汉语方言阴调与阳调的调值比较类型及其地理分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7.汉语方言里的“手”和“脚”,《汉藏语学报》第2期,商务印书馆2008年出版。(第二作者)
18.粤语平话等方言上声的分化类型,《南方语言学》第一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19.澳门粤语的语音特点,《澳门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0.汉语方言调型特征研究,《澳门语言学刊》第44期,2014年出版。
21.汉语方言中“鼻”的两类来源不同的读音,[香港]《中国语文研究》2008年第2期。
22.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的研制和应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0年第4期。
23.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4期。(第三作者)
研究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方言声调演变类型研究”,主持人。(已结项,鉴定等级优秀)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深圳大鹏半岛濒危方言研究”,主持人。(在研)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验收规范”,主持人。(已结项)
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修订版)”,主持人。(已结项)
5.国家语委专项研究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与运营”,主持人。(已结项)
6.国家语委专项研究任务“语言文化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7.国家语委专项研究任务“语言文化典藏编写”,主持人。(已结项)
8.国家语委专项研究任务“语保工程成果研发”,主持人。(已结项)
9.国家语委专项研究任务“语保工程成果推广应用”,主持人。(已结项)
10.国家语委专项研究任务“语保工程二期规划”,主持人。(已结项)
11.国家语委专项研究任务“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第二辑)汉语方言系列主编”,主持人。(在研)
1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第一参与人。(已结项,鉴定等级优秀)
荣誉奖项
1. 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2. 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017年。
3. 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2020年。
4. 合著《汉语方言地图集》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3年,排名第五。
5. 合著《澳门方言文化图册》获第四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15年12月,排名第二。
6. 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2014年),北京语言大学科研人物(2015年)。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语言文化及其保护(公选课)
研究生课程:方言与地域文化(硕士)、国际音标和语言调查(博士)
社会服务/学术兼职
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咨询专家
国际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国际本土语言年首届多方研讨会(2017.12.11-12,法国巴黎)
联系方式
邮箱:wangln@blcu.edu.cn